仙来居伴奏网

标题: 人声的效果的精细处理 [打印本页]

作者: ○o冰柠o○    时间: 2004-11-10 10:49:24     标题: 人声的效果的精细处理

人声的效果的精细处理[转载]


人声的效果的精细处理(一)

对人声的效果处理,大多数人都是使用反复试探性调节的方法,以寻找音感最好的处理效果。但我认为不是很好!

效果处理的参数设置可以有很多项,尤其是延时反馈,这种模拟混响效果处理的参数设置理论上可达几十项之多。当然这些专业性极强的参数,大多数人都难以理解,也不知道如何调整。在多轨录音系统当中,则必须使用更为专业的效果处理设备,用以作出更为精细的效果处理!

第一节 频率均衡

为了能够足够灵活地对人声进行任意的均衡处理,我建议使用增益、频点和宽度都可调整的四段频率均衡。

人声音源的频谱分布比较特殊,就其发音方式而言,他有3个部分:一是由声带震动所产生的乐音,此部分的发音量为灵活,不同音高、不同发音方式所产生的频谱变化也大;二是鼻腔共鸣所产生的低频楷音,由于鼻腔的形状相对比较稳定,因而其共鸣所产声的楷音频谱分布变化不大;三是口腔气流在齿缝间的摩擦声,这种齿音与声带震动所产生的乐音基本无关。

频率均衡可以大致地将这3部分频谱分离出来。用于调节鼻音的频率段在500HZ以下,均衡的中点频率一般在80――150HZ均衡带宽为4个倍频程。

列如:可以将100HZ定为频率均衡的中点,均衡曲线应从100--400HZ平缓过度,均衡增益的调节范围可以为+10dB~-6dB.这里应提醒大家的是:进行此项目调整时的监听音箱不得使用低频发音很弱的箱子,以避免鼻音被无意过分加重。人声齿音的频谱分布在4KHZ以上。由于此频段包含部分乐音频谱,所以建议调节齿音的频段应为6~16KHZ,均衡带宽为3个倍频程,均衡中点频率一般在1/2倍频程,均衡中点频率为6800HZ的均衡处理,其均衡增益最低可向下调至-10DB。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人声进行频率均衡处理时,为突出某一音感而进行的频段提升,都尽量使用曲线平缓的宽频带均衡。这是为了使人声鼻音、乐音、齿音3个部分的频谱分布均匀连贯,以使其发音自然、顺畅。

1/2倍频程的窄频带均衡的提升处理极易使人声音源变怪,此种均衡方式虽然可以大幅改变音源的音色,然而如果不是为了产生特殊的效果,歌唱发音的均衡处理应以音感自然为基准。为了在不破坏人声自然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特定的效果处理,可以使用1/5倍频程的均衡处理,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形。

(1)音感狭窄,缺乏厚度,可在800HZ处使用1/5倍频程的衰减处理,衰减的最大值可到-8DB。
(2)音感很明亮,但苍白无力,缺乏穿透感,可在6800HZ处使用1/5倍频程的衰减处理,衰减的最大值到-3DB。
(3)卷舌齿音的音感尖肃,“嘘”音缺乏清晰感,可以在6800HZ处使用1/5倍频程的衰减处理,衰减量最大值可以到-6dB。

对音源的均衡处理,最好是使用能显示均衡曲线的均衡器,列如全数字调音台的均衡器就具有显示均衡曲线的功能。应这样可在进行均衡处理是,看到均衡曲线的形状,为以后重调带来方便。

一般数字调音台均衡器上的均衡增益调节钮用“G”表示,均衡频率调节钮用“F”来表示,均衡带宽调节钮用“F”或“Q”来标识。


人声的效果精细处理(二)

有一些老师问我详细的调试法我总结了一下,如下:
听音评价术语 听音评价术语含义
1、声音发破(劈): 谐波及互调畸变严重有“噗”声,以切削平顶,畸变>10%
2、声音发硬: 有谐波及互调畸变,被仪器明显看出,畸变3%~5%
3、声音发炸: 高频或中高频过多,存在两种畸变。
4、声音发沙: 中高频畸变有瞬太互调畸变。
5、声音发燥: 有畸变,中高频过多,有瞬太互调畸变。
6、声音发闷: 高频或中高频过少或指向性太尖,而偏离轴线。
7、声音发浑: 瞬态不好,扬声器谐振峰突出,低频或中低频过多。
8、声音宽厚: 频带宽;中频低;低频好;混响适度。
9、有层次: 瞬态好;频率特性平坦;混响适度。
10、声音扎实: 中低频好;混响适度;响应足够。
11、声音发散: 中频欠缺;中频瞬太不好或混响过度。
12、声音狭窄: 频率特性狭窄(只有150~4KHz)。
13、金属声(铝皮声): 中高频个别点突出高,畸变严重。
14、声音圆润: 频率特性及畸变指标均好,混响适度,瞬态好。
15、有水分: 中高频及高频好,混响适度。
16、声音明亮: 中高频及高频足够;响应平坦;混响适度。
17、声音尖刺: 高频及中高频过多。
18、高音虚(飘): 缺乏中频;中高频及高频指向性太尖锐
20、声音发干: 缺乏混响,缺乏中高频。
21、声音发暗: 缺乏高频及中高频。
22、声音发直(木): 有畸变,中底频有突出点,混响少,瞬态差。
23、平衡式谐和: 频率特性好,畸变小。
24、轰鸣: 扬声器谐振峰严重突出,畸变及瞬态均不好。
25、清晰度好: 中高频及高频好,畸变小,瞬态好,混响适度。
26、透明感: 高频及中高频适度,畸变小,瞬态好。
27、有立体感(指单声道): 频响平坦,混响适度,畸变小,瞬态好。
28、现场感或临场感: 频响好,特别中高频好,畸变小,瞬态好。
29、丰满: 频带宽,中低频好,混响适度。
30、柔和: 低频及中低频适量,畸变小。
31、有气势: 响度足,混响好,低频及中低频好
作者: yan11    时间: 2004-11-10 11:59:50

随着一声『富神爷爷到』,从天上掉下一滴甘露正好落在你的嘴唇上!
你在恍惚中看见了2两黄金。

好专业哦
到时候我来对号入座来瞧瞧
作者: 乐派    时间: 2004-11-11 13:42:39

嗯,很专业的词语啊,不太懂

一般都是COOLEDIT里瞎点,嘻嘻
作者: 147258369yg    时间: 2004-11-12 10:28:59

这篇文章我看到过好久了,有一定指导意义,但是四频段均衡我没有见过,那是很高端的设备!
作者: bytelink    时间: 2004-11-15 11:09:07

很好的贴子呀,支持。
作者: aaron7298    时间: 2004-11-16 09:15:37

如果有具体设置就好了!!!!!!!
作者: 青菜鸡蛋面    时间: 2004-11-16 12:07:52

是太专业了一点,如果有详细的图示我想大家更容易弄明白。
作者: GodBlessMe    时间: 2004-11-16 12:43:18     标题: 对啊~!

这些太专业了吧~! 对我这个新人来说简直就是听天书啊~! 或许有图会更好一些哈~!^_^~!
作者: 香水饮料    时间: 2004-11-19 16:06:41

很好的主意,我一定回家试试看
作者: 香水饮料    时间: 2004-11-19 16:13:05

太复杂了,制作后的效果有点失真了
作者: 彭子2004    时间: 2004-11-23 15:22:42

哇,好深奥。。。
作者: rikki1160    时间: 2004-11-27 22:18:25

太专业了,能不能介绍一下COOLEDIT里怎么处理??
作者: 1996m    时间: 2004-11-30 11:24:08

我只是一个穷人,还每钱买伴奏带!更别说音效了!
作者: 恐龙的尖叫    时间: 2004-11-30 21:45:34     标题: 好专业呀!

太专业了吧,不是很懂咧!!!要能具体点就好了!
作者: iokitty    时间: 2004-12-1 04:21:44

文章写得很好!受益良多!
作者: Billie.J    时间: 2004-12-5 00:52:09     标题: 恩...

这篇文章我看了好几遍但是没图指示还是很难懂,打开软件后也不知道怎么对号入座,晕啊.....
作者: 13845623444    时间: 2004-12-5 01:23:13

随着一声『玉皇大帝到』,从天上掉下一滴甘露正好落在你的嘴唇上!
你在恍惚中看见了1两黄金。

好一篇让人兴奋的贴子,看完之后感觉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大力支持楼主,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这样的好贴子,所以我顶先~
作者: ruyi-lily    时间: 2004-12-5 09:58:38     标题: 好专业哦

好专业哦,希望慢慢可以会一点
作者: 苹果一口咬    时间: 2004-12-5 10:05:44

如果能放现场操作的录象就好了。。。
作者: mudan0650    时间: 2004-12-5 11:54:33

随着一声『观音娘娘到』,从天上掉下一滴甘露正好落在你的嘴唇上!
你在恍惚中看见了2两黄金。

这真的是好东西
谢谢您了
作者: jef_hong    时间: 2004-12-6 14:01:22

好难懂的东西
特别是没有图示~~~~~
作者: 风扣门环    时间: 2004-12-18 14:16:11

好专业噢,要是有图就好了。
作者: 百变千龙    时间: 2004-12-20 00:26:13

好专业啊,收藏慢慢学习。
作者: 许欢    时间: 2004-12-22 02:16:33

的确很专业,我也试试看。6Mzi_image
作者: ethank    时间: 2012-10-7 20:42:27

嗯,建议图文并荗,容易理解
作者: 眠羊不醒    时间: 2012-10-8 10:57:18

EQ果断是深奥的学问啊
作者: 清风666    时间: 2012-12-6 19:33:10

讲得没有通俗易懂,没有理解
作者: nicon108    时间: 2012-12-17 13:09:29

这个很专业,谢谢楼主,受教了




欢迎光临 仙来居伴奏网 (http://www.xianl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