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仙来居伴奏网

 找回用户名密码
 註@冊
楼主: 凸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翻唱] 高原蓝 - 凸凸 [复制链接]

Rank: 2

UID
352674
帖子
76
主题
3
金币
79
激情
0
积分
87
注册时间
2009-7-6
最后登录
2009-11-8
1
发表于 2009-7-11 05:51:40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你小时候10万个为什么对你影响很大啊,只要我知道的都会回答你:首先我们要尊重原谱,那是作者的一片心血,很少有人改的,如果原唱者要进行第二次创作一般要与原作者商量,在征得同意后再做小小的变动。这首歌你说“高”和“红”稍有区别,我认为主要是语气和情绪上的不同,“高”是比较大众的语气,而“红”就代表演唱者本人,即歌者已经把情绪融入了歌里,把“红红的笑脸”比如成自己,你说会相同吗?网上寻到的歌谱准确性如何?如果是用相机按原谱照下来的,那肯定是准的。老帕不识谱?你也信?打死我都不信caizihu 发表于 2009-7-10 19:22


关于“要尊重原谱”,去年听一位音乐制作人也是这么说的。当时一位歌友唱一首原创歌曲加入了一些爵士乐(JAZZ)元素进去,演唱得很不错,比我那版受欢迎多了。可那位提供伴奏和歌谱的音乐制作人说,还是应该尊重原谱为好。

因为乌兰托娅是“高原蓝”的原唱和首唱,胡老师你说她那么融入自己的情绪,是不是和作者李大东商量过呢?或许作者李大东认为她那么唱也还挺好听的就算了?因为最后好象还是以受欢迎的程度或者光盘发行量为主要衡量指标了。这是艺术大众化了?艺术通俗化了?请胡老师抽点时间就此点评几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UID
352674
帖子
76
主题
3
金币
79
激情
0
积分
87
注册时间
2009-7-6
最后登录
2009-11-8
2
发表于 2009-7-11 09:50:39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你有点成心“抬杠”的味道了,我说的是音程和节奏上的小变动,加入个人情绪还有要征得同意的吗?刚好相反,原作者往往鼓励演唱者要加入自己的情绪《当然是准确的》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到观众
caizihu 发表于 2009-7-11 06:29


我音乐知识不够,成心“抬杠”那不是招砸嘛!如果有点“抬杠”的味道,那绝对不是成心的。是这样。在“歌声园地”看到过作者李大东点评网络歌手碗叮当的版本时说,那是他听到了最好的版本,其中也提到乌兰托娅演唱中的一些地方不够完美。看到你的点评,我联想到是不是李大东不大赞同她的一些处理。毕竟,加入个人情绪还是要符合或加强歌曲整体的意境。虽然不用征得作者同意,但是若能得到作者的认可就理想了。

哦,朋友们,作者李大东是说那时候他听到的最好的版本。又一段时间过去了,新版本又出来不少,大家努力呀!还有,碗叮当的版本可能算是通俗唱法,在这里恐怕会得到不同的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UID
352674
帖子
76
主题
3
金币
79
激情
0
积分
87
注册时间
2009-7-6
最后登录
2009-11-8
3
发表于 2009-7-12 21:09:54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感觉蔡老师像一个“武术练家”,怎么和“街舞玩儿家”谈论起“功夫”来了?(打个比方)
恩大 发表于 2009-7-12 14:08


谢谢恩大忍不住加入了,呵呵!我们对“街舞玩儿家”的理解可能没啥差异,可是对“武术练家”的理解可能差异就大了去了!还有对“功夫”的看法。

不知你看过老电影“霹雳舞”没有?那位现代芭蕾舞专家想阻拦下层霹雳舞者和他的学生参赛,不仅真正失去了他的学生,还受到其他舞蹈专家们的鄙视。在让霹雳舞者最后跳上艺术殿堂的过程中,那些胸怀宽广思想开放的舞蹈专家们(“武术练家们”)起到很重要的辅助和支持作用。同时“街舞玩儿家”的着装要讲究些了,要考虑舞台设置和走位了,要采纳编舞和舞美的意见了。我怎么觉得还是“武术练家”的“功夫”博大精深些呢?大概是因为海纳百川。

又挣了一金币,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UID
352674
帖子
76
主题
3
金币
79
激情
0
积分
87
注册时间
2009-7-6
最后登录
2009-11-8
4
发表于 2009-7-12 23:55:11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光咚咚 于 2009-7-12 23:57 编辑
不知恩大是不是问我或者光咚咚。

按照这个坛子的定义,民美就是“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
按照通常的简单化的民美定义,就是美声化的民族唱法(或者民族化的美声唱法?)。
我觉得这个话题有意义,就是 ...
xialibaren_us 发表于 2009-7-12 22:54


老下好!我知道你喜欢这个称呼,所以就这么叫了哈!我觉得恩大是问我,因为你是西装革履的,我是光膀子的。:-D  不过非常高兴你的参与,我知道你是爱严肃认真讨论的,你知道,我好象也是哈!虽然着装随便了些。:-D

我也觉得高原蓝偏向通俗一类。

恩大:虽然我还不大清楚我们要谈的风格和唱法的定义具体是什么,不过我的理解它们不是一回事,但是是有机相连的。

唱法的着重点是在技术层面的,是说怎么唱更科学,更美化。怎么唱更科学,那是比较客观的。一般的共识是通俗唱法是吃年轻饭,民美唱法根据对人体生理研究,充分利用共鸣,找到系统的发音方法,使歌声能悦耳,动听,持久。但是说到悦耳,动听,美化,主观的因素就更多了,和风格就密切相连起来了。很多人认为廖昌永老师美声唱的“天边”非常美,可是也有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认为那么唱破坏了原作的美。廖昌永老师那首歌的科学唱法和风格不符合歌曲的风格。然而我非常敬佩他勇于尝试,撇开对自己形象的考虑,欣然满足歌迷们的要求。

我顺便在这里“自夸”一下,朋友们尽管砸哈!和廖昌永老师类似(哈哈哈哈!),我用民美唱法翻唱过“菊花台”。那些节奏和音准问题我都知道了,所以就不拿来“百炼成钢”了。就说我那“反潮流”的唱法和风格。少数朋友说好听,有意思。而大多数人都说惨不忍听。那一类歌曲确实不适合用民美唱法来唱,为什么呢?我认为就是歌曲风格决定的。

所以我认为,风格和唱法不是一回事,但是选择唱法时应该考虑风格。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UID
352674
帖子
76
主题
3
金币
79
激情
0
积分
87
注册时间
2009-7-6
最后登录
2009-11-8
5
发表于 2009-7-13 04:19:2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光咚咚,你的回答我很赞同,特别是对民美唱法的定义。但是我还是要说你和我说的不是一回事,我想,你唱的那首《菊花台》虽然风格不对头,但那也是民美唱法啊,只能说用通俗唱法更合适。你认为楼主这首歌的唱法是民 ...
恩大 发表于 2009-7-13 00:18



哦,那是我说到别处去了,谢谢恩大宽容,而且我们还找到了一些共同点。

嗯,这首歌的唱法吧,我一直没敢说。为什么呢?因为我知道这个凸凸的厉害。不过呢,今天很高兴跟恩大和老下有这么开诚的讨论,为哥们儿我就豁出去了:没有!嘿嘿,我听这首歌时脑子里晃来晃去都是凸凸年轻时髦律动的身影。太流行了!:-D :-D

凸凸别扎我!光着膀子扎着可疼呢!^o^ ^o^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UID
352674
帖子
76
主题
3
金币
79
激情
0
积分
87
注册时间
2009-7-6
最后登录
2009-11-8
6
发表于 2009-7-13 04:31:15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可以可以。老下或者下里都行,反正老小都是相对的,我比你老:)
知道你是那一位了。咣咚咚这张照片太太太误导了,哈哈哈哈
该挂一张植物的照片上来嘛!
你的美声学了那么长时间,多发言吧。这儿绝对比 ...
xialibaren_us 发表于 2009-7-13 00:46


老下呀!认错人了吧?我要是美声学了那么长时间,你还会那么砸我的唱?哎哎,肯定没忘,就是认错人了。难怪呀!在那些地方我很少这么认真地提问和说话。来到这里就是觉得气氛好,老师和朋友们都愿意直接了当的批评和指导,所以就积极参与。

咳!你这么“误导”地说我学过美声,还那么长时间,我以后要是贴歌会很“惨”啊!不过我还是愿意来被“千锤百炼”的。:-D

最后说这几句,就跟着恩大离开这条线了,有空会去看看朋友们给你的评语。瞧我给凸凸这条线贡献了多少字呀!她要扎我那就太那个了哈!:-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UID
352674
帖子
76
主题
3
金币
79
激情
0
积分
87
注册时间
2009-7-6
最后登录
2009-11-8
7
发表于 2009-7-14 05:49:46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一老师曾说过,不要模仿别人的声音,否则会失去自然的歌唱感觉的。歌唱其实也和其他艺术一样,有方法,流派,渊源。国画和油画比较好区别,用绘画工具,原料就区分了。歌唱则不那么容易,不能笼统把赤脚光膀子的 ...
mike05 发表于 2009-7-14 03:35


本来我都不进来了,可是麦5兄这发言说得太好了。我不进来展开说点那就说明我没虚心认真地学习,嘿嘿,这可跟凸凸的唱和贴没关系哈!:-D :-D

“更加现实的是大家先入为主了,他已经定位在美声,无论他演绎什么其他风格都是。”而且还定位与大师唱什么怎么唱都好。老帕唱中国歌曲“茉莉花”,大家使劲鼓掌,可能并不是因为他唱得如何好听,而是为他愿意唱而鼓掌。

“说象老帕这样的大师用心用一种新方法做新尝试,他是绝对不会满意别人用老眼光定位他。因为那既是他的荣耀,也会是他的悲哀。” 不知他是否能虚心听取别人用新眼光来批评他的新尝试,但是他很可能是根本听不到那样的批评。名人的光环太耀眼,勇于批评名人的名人不多,勇于批评名人的常人影响却很弱很有限。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UID
352674
帖子
76
主题
3
金币
79
激情
0
积分
87
注册时间
2009-7-6
最后登录
2009-11-8
8
发表于 2009-7-14 08:23:19 |显示全部楼层
“名人的光环太耀眼,勇于批评名人的名人不多,勇于批评名人的常人影响却很弱很有限。”很高兴你还知道这回事,我只想说你们严重缺乏社会经验,就拿老徐来说,他在音乐界的朋友全是歌唱家,而且金先生是他的铁哥们, ...
caizihu 发表于 2009-7-14 07:30


很高兴得到胡老师的赞同!你说得对,尤其是他说“我唱着玩儿的”,那怎么能去评呢?说你这么玩儿不对,我教你怎么玩儿,那还象什么话?

是的,我,我还要继续积累社会经验,可我想我基本的礼貌还是具备了。我肯定不会去那么与大师对话的。勇于提问的学生并不一定就都莽于提问。提的问题和提问方式大概可以分出是哪样的学生来。对徐老师我想我会提创作歌曲方面的问题,谈理解歌曲方面的感想。我想我都不会问他某个音乐术语的英文怎么说。同样,好的老师也不会耻于说,“这不是我的所长,建议你去问XXX等等。”

总之,很同意你的教诲,提问和交流要尽量考虑全面,切题,虚心,同时要坚持原则。我可以不问不反驳不顶撞,可是我不能没有独立思考而一味地盲从。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联系微信QQ:5087708 Email:5087708@qq.com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友上传分享,仅供试听,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