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仙来居伴奏网

 找回用户名密码
 註@冊
查看: 566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中国应该与日本合并成一个国家? 附:中日是“同文同种”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4651
帖子
6378
主题
4865
金币
5531
激情
2154
积分
6199
注册时间
2008-6-12
最后登录
2013-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5 01:50: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写这样的文章,诸位民族兄弟一定认为是冒天下之大不维,但是请听我冷静与客观的分析.
  
  在历史上日本对中国图谋太久,自丰臣秀吉之始,就有征服朝鲜,定都北京的妄想。
  到近代的大东亚共荣,事实上大东亚共荣在某种角度是好的,建立起东方人的世界,彻底以东方人为世界优秀,弃白种强权,只是日本后来野心太大,战线太广,处心积虑,打着共荣的幌子对别的国家实施侵略,烧杀抢夺.最后功亏一溃。
  
  今天21世纪,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是必要讨论中国和日本合并的问题了。
  出于日本对中国历史的尊重,其五千年优秀史使得日本至今在某种程度上敬重中国比敬重韩国要强得多,并且直言不讳的认为日本文化源于中华,不像狭义的高丽棒子,天下唯他高丽,中国流传到高丽的一切成了他们自己的发明,他们自己的文化。所以在历史文化上,中日同文同种,互有归依感。
  
  中日合并,定都北京或者西安,这势必将成为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文字上实施全面的汉化,对日本本岛,冲绳及诸岛,同时,一旦合并,中日成为一个国家,所有的两者血脉同源,共荣共进,将最大程度的消除中国及日本的单方民族主义,将中日冲突的可能性变为“0”
  
  日本与中国至今互相敌视,东海纠纷,靖国神社,中国一旦与日本合并,那么,将一劳永逸的解决其东海问题,那么合并之后的领海将占有二分之一个太平洋。也就是说拥有了广大的海洋资源,这些资源将被未来的中日共同消化。同时,北到日本,南到台湾,将成为对美国的一条防护索链,一旦发生战争,以日本的优秀科技和中国强大的导弹军事,将直接推进至美国的夏维夷岛。
  
  日本人拥有其严谨的记律性,将其大部份的日本人才分配至中国的西部,中部,及中国各个角落,同化中国人,唤醒大汉民族失去近明朝以来的创新,注重品质的民族精神,其武士道精神在唤回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大汉民族失去的东西。而这种精神将至使大汉和大和的统一及互相同化。
  
  中日一旦合并,世界格局将彻底改变,利用中国的航天技术与核武力量,以建立起亚洲的安全中心及武装力量,全面解决中国曾经的南海,印度边界,及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属于中国的西伯利亚,统一台湾,蒙古。
  
  中日合并,将势必实施单一民族优秀论,从此,将以纯黄人种--白人--黑人--东南亚人的等级阶梯, 东亚将彻底告别自负与自卑,从此建立其最为优秀的东方人世界!



附:中日是“同文同种”吗?
● 黄彬华徐福携三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的故事家喻户晓,也有人因此认为日本人就是徐福的后代,日本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分支。本文作者认为,今时今日还存有这种“中日是同文同种”的思想显示了我们不仅犯了夜郎自大的毛病,还证明我们有浓厚的“大中华思想”,既认不清自己,也看不透对方。
  一位报界前辈,听说我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曾正经八百地对我说:“日本与中国‘同文同种’嘛!就是徒弟打师傅,这点太不应该。”又说,“其实日本人就是徐福的后代,日文与中文也没有重大差别,可惜我不会说日语而已。”
  在唱《何日君再来》的时代,日本确曾大力鼓吹过“中日同文同种论”。至今还有一些华人,竟然也念念不忘“同文同种”之说。也许被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的故事所深深吸引;也许有过接触日本满街汉字招牌,什么“脱苦海”、“味之素”等汉字商标的经验,被这种现象糊涂了;甚至被黄皮肤、黑头发、面目酷似的外形所迷惑,不论是爱还是恨,结果都说,“我们是‘同文同种’嘛。”
  说我们“同文同种”,没有统战的意图,同化的目的,其实也无所谓。但是,如果因此相信,日本人就是徐福的后代,日本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分支,我们不仅犯了夜郎自大的毛病,还证明我们有浓厚的“大中华思想”,既认不清自己,也看不透对方。
从《日本论》到《菊与刀》
  中国辛亥革命时期的著名人物,曾是孙中山秘书的戴季陶(1891~1949),在他1928年出版的《日本论》中,曾经感叹中国人对日本“很不认真研究”。他说,中国到日本留学的人,当时少说也有十万,但认真研究日本的人却少之又少。他说,除了“30年前”黄遵宪(公度)先生出版《日本国志》,再没见过什么专论日本的书籍。他又说,“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实验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的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功夫……这真叫做‘思想上闭关自守’,‘知识上的义和团’了。”
  戴季陶80年前的批评,经过战争、和平,又半个世纪的时间流逝,中日是否已更加了解了呢?除了周作人曾有系统地研究过日本,真正对日本文化深入了解的人确实是凤毛麟角。
  能像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写《菊与刀》那样透彻分析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勾画出日本人的文化模式,坦白说至今还没有第二人。更令人敬佩的是,本尼迪克特不懂日文,没有踏上过日本半寸土地,却因为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她奉命“隔空”研究日本。虽然如此,她描述的日本却是如此的真实,结论也完全不牵强附会。更甚的是,日本投降之后,保留天皇制,以二重构造方式统治日本,全都是根据她的研究成果和建议作出的。现在有人说,战后日本变了,本尼迪克特描绘的日本也已步入历史。但日本人的民族性、文化模式、行为特征依然如故。更重要是,至今没有一本专著可以完全取代《菊与刀》。
  如果华人世界依然保留着中日“同文同种”的想法,一、会不自觉地陷入大汉族沙文主义的陷阱;二、用有色眼镜看日本,便永远看不清日本真正的颜色;三、不能理解也不能预测未来日本的走向。
  
百济博士带去汉字
  汉字是日本文字的骨干,但汉字绝对不是日本人的发明,当然也不是徐福一行人带去的礼物。汉字很早就传到日本,但究竟是在什么年代,至今还没有定论。
  按日本学者的观点。《东方民族的思维方法》作者中村元说,“大约在1400年以前,汉文就传入了日本。”《77把钥匙——开启日本文化的奥秘》编者梅棹忠夫说,“汉字和书面汉语最初是在公元5世纪,从朝鲜传到日本的,那时候的许多书面文献在日本流传至今。”
  在日本九州发现隶书刻着“汉委奴国王”五个汉字的金玺,据考证是公元57年,东汉光武帝刘秀赐给倭奴国国王的。公元285年,朝鲜的百济博士王伦将《论语》、《千字文》等汉籍传入日本,亦是汉字早已传入日本的证据。
  日本入先是借用汉字来注音,后改造汉字成日文字母“假名”,再经几百年的演变,最后成了世界上唯一以三种文字,即汉字、平假名、片假名来书写的语文。
  汉字基本是象形文字、单音节,而日文则是多音节、形音文字。日文比日本入更是一个多元混合体。有统计,“日语中包含了25种语言”。日本前国家博物馆馆长木通口清之在《不消亡的日本入》中指出:“日本入十分贪婪地将世界上的各种语言同化为自己的语言,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这正是日本文化值得夸耀之处。”
  从一个语言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一个民族的形成。《日本语的形成》作者安本美典曾经说,“日语形成网络图,可以说是一幅显示日本民族、日本文化起源论的鸟瞰图。”
  语言学者大野晋则说,“日本的基层语言曾经是南洋语言,后在绳文时代终末期,泰米尔语覆盖了这种具有近似以(南太平洋)波里尼西亚族音韵组织的语言。”
  安本的结论是:“至少有四至五种不同语系的语言流入日本,对日语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除了南方语系组成“祖语”,从弥生时代开始,随着中国农耕技术从东北途径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北方语系的朝鲜语、满语、蒙古语为主的阿尔泰语系的文法系和元音调也给日本语带来重大影响。这就构成了完全不同语系的汉语与日语相结合的背景。
日本文化充满矛盾
  中国复旦大学教授冯玮说,“日本文化是一种充满矛盾,但又是这些矛盾和谐统一的文化。”日文基本上是表音的,中文则基本上是表意的,汉字传入日本即被改造利用,就说明,日本虽然没有创造的天赋,却有改造的能耐。
  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血缘”确很相近,因此有入误认中日“同文同种”。事实上,日本文化是多元的,吸收中国文化的同时,也非常“贪婪”地吸收其他世界的文化,将它改造成日本文化,形成几乎无法相认的另一种文化。
  日本入不仅有“缩小事物”的冲动,还有“改造事物”的能耐(现在称“创新能力”)。比如汉字传入日本,经日本入的刻意改造,形状依旧,读音、含义已不尽相同,甚至有大相径庭的现象。不认识这个现实,不承认这个变化,我们就无法了解日本。
外一章
“徐福传说”的真假
  过去的中小学(中国)历史教科书,总有一些篇章谈论秦始皇派人“入海求神异物”,寻找“长生不老药”之传说。中心人物是率领“三千童男童女”到扶桑(日本)的方士徐福。中国史书和日本一些文献上确有类似的记载。
  中国的《史记·秦始皇本纪》就有:“既已,齐人徐市(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的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的记载。
  但《史记》没有说明,徐福到底渡海去了哪里。后来的《六帖》和《日本考》等书籍则说,徐福是去了日本。如《日本考》说:“秦遣方士徐福将童男女千人入海求仙不得,惧诛,止夷、澶二州,号秦王国,属倭国。”所谓蓬莱、瀛洲、倭国都是日本的古称。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从古到今,逃难、迁徙、海难等等而抵达日本列岛的中国人应该为数不少。后来,日本称这些早期移民为“归化人”或“渡来人”,而来自秦朝的人自称“秦人”或“秦氏”,汉朝的人则称“汉人”,而且有后裔可以追述。比如,前首相羽田孜就是一个例证。(“羽田”的姓,与“秦”的日文读音都是 HATA)羽田孜家拥有《秦氏家谱先君之传》的族谱,是他引以为豪的传家之宝。)
  日本国内多个地方有徐福墓、徐福祠、徐福神社、徐福遗迹等等,但至今还没有任何经过考古证明的遗址。徐福墓在纪伊国(现在和歌山县)的熊野山下,附近有名为“秦住”(意为秦人居住地)的地方,还有取名蓬莱山的小山。相信这就是传说的徐福登陆和居住过的地方。
  据台湾学者彭双松的统计,日本各地域徐福姓名有关联的墓、祠、碑、宫、庙、神社等遗址有50余处,传说的登陆地点20余处,传说的故事30余种。
  根据日本学者奥野利雄的考据,徐福东渡之后,主要活动区域为日本九州、熊野一带。甚至有人研究者铃木贞一说,徐福活到70岁才去世。

移民浪潮带来文明
  或者,徐福一行人的到来,只是当时众多“归化人”(后来称“渡来人”)的一部分。而在日本古代史上,从公元前200年到公元7世纪下半叶,日本有过四次大规模的移民浪潮,是带动日本“文明开化”的重要契机。他们从南方、从北方的朝鲜半岛,把渔业农耕技术、青铜武器、航海知识等带到日本。
  根据日本人类学家埴原和郎《日本人的起源》一书的推算,从弥生时代到古坟时代(约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6世纪)的大约800年中,迁居日本的移民总数多达100万人,占了日本总人口的将近三分之一。
  日本有人主张,日本是单一民族的国家。根据历史却是个谎言。其实,从日本民族形成过程中,它就是个多民族混合的国家,也因此显现出多元文化的特质。学者专家称日本文化为“二重文化”、“混血文化”、“混合文化”、“同化·混成复合文化”,甚至“杂种文化”、“合金文化”、“飞地文化”,本质就是多元和混合的民族。
  徐福和他的“三千童男童女”充其量也只是沧海之一粟,移民浪潮中一阵波浪而已。

《联合早报》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4651
帖子
6378
主题
4865
金币
5531
激情
2154
积分
6199
注册时间
2008-6-12
最后登录
2013-2-2
2
发表于 2009-7-5 01:51:3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落魄狭 于 2009-7-5 02:02 编辑

论中日韩合并及其可行性,及战略要点      
近日浏览论坛,发现很多兄弟们都在热切的讨论着一系列话题,关于法国,关于韩国,关于日本,匆匆看下来只觉得杀声四起,
  就当前的国际社会来看,大家公认当前的世界格局之多级世界正在形成,政治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大国之间经济关系使得大国间战争的成本过于庞大,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承受得了,基本上大国间的战争会使得所有参战国将全部的退出世界霸权的竞争,衰退之二流国家之列,所以在发展过程中,以及大国间的外交争端中,武力是一张用来看的牌而不是能够拿来用的牌。
        所以我认为要想发展只有走向区域联合的道路,具体过程为
  首先,排除西方影响,寻求与日韩联盟,建立东亚联盟。   
  其次,依靠东亚联盟与东南亚联盟合作,期望组成较大规模的泛东亚联盟。   
  而后,寻求与日韩达成政治一体化,最终依靠民族人数优势与民主制度夺取控制权,民族融合是最终目标。   
  然后,寻求瓦解俄联邦和南亚力量伺机扩大泛东亚联盟的成员与控制范围,终极目标寻求合并,依靠人数优势获得更大利益。   
  最终,在东亚,东南亚以及西太平洋地区形成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政治经济力量之一,与欧,美鼎足而立。
  关于这一战略的可行性我认为与我国周边的情况是密不可分的扫描当前我国周边局势,北方是曾为我国一部分的蒙古,以及世界强国之一的俄罗斯,西边是被俄罗斯看做后花园的中亚诸国,西南是人口众多的南亚次大陆,其中有着50年内必将成为世界级强国的印度,正南方面是国力与制度参差不齐的中南半岛诸国,东南方面是隔海相望的东南群岛诸国其中具有较强潜力的为印度尼西亚,而东方是一衣带水的日韩朝,而这一地区的势力还有在多国驻军的世界第一强国美国,以及有一定影响力的地区强国澳大利亚。
  就方向上来看我们的扩张方向主要有四个方向,俄联邦的北方西方,南亚的西南方向,正南东南方向上的东盟,以及东方。
  下面我来展望一下我国扩张的可能性,以及相关的优缺点以及个人认为比较可行的战略过程,请记住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需要百年之久,另外我们的扩张势力一层面的扩张而后才可能是领土层面的合并,而这一过程又不知需要多少年。
  第一种可能性,北方扩张,
  扩张的对象为蒙古共和国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这一地区虽然是我国曾经占领的地区,但已经不存在遗民群体,所以曾经的占领没有任何意义。
  这种扩张方向我们的优势在于,首先这一地区人口密度小,而且在俄罗斯境内其主体民族数量正在下降,可以为我国提供大量的耕地与林业资源,而蒙古共和国来说我国境内的庞大的蒙古族同胞也是重要的优势之一。
  这一方向的问题在于,蒙古由于自中国脱离而出所以具有排斥中国的民族倾向,而俄罗斯是世界最为重要的大国之一。
  我们扩张的步骤来看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是西伯利亚地区
  外因是俄罗斯出现严重的混乱,使俄罗斯联盟走向瓦解,当前看来这并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以资源出口支撑的经济体系,以个人威望所组成的执政联盟,在经济危机的条件下俄罗斯必将出现明显的独裁倾向,而有个人独裁就必然有机可乘。所以这一前提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内因是我们需要有计划的向俄罗斯进行移民,慢慢的向其进行民族渗透,与远东的俄罗斯族人进行通婚,并将移民地区放在滨海边疆区以及犹太区,这样的话可以有效的改变这一地区的民族比例,最终趁着其国内混乱,宣布独立并尽快的控制相应的机构,寻求中国庇护最终再慢慢的走向合并,同一主体民族下国家合并将更加的容易。   其次是蒙古地区
  这一地区的扩张我认为唯一可走的方法可能只有走议会路线,在蒙古国内扶植亲华政党,并进行有计划的移民政策,将国内的蒙古族同胞向蒙古进行渗透,以期望形成亲华力量的民族根基,并以此作为亲华政党的基本群众。而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亲俄罗斯的力量,所以外因也必须是俄联邦的混乱与解体为前提,至于其内部的亲美力量,就其地理位置而言不可能长期成为主导力量,必然为亲中和亲俄力量所取代,而在亲中力量上台之后,移民,通婚,以及通过多年教育之后合并并非不可想象。
  另外就是其他大国的影响与利益
  在俄联盟解体之后其权力真空必然需要其他国家来填补,当我们选择北方作为扩张方向之后我们会发现,中亚地区与高加索落入美国或者印度的影响范围之内,而东欧各国将更加紧密的团结于欧盟的周围,而库页一线与北方四岛将进入日本的怀抱,各大国将依照自己的利益范围以最快速度填入俄联邦的预案势力范围之内,而各国的目标将会是与本国利益最为贴近的地区,而且是与其他大国利益冲突最少的地区。
  所以综上所述,我国要是相北方扩张最重要的是不惜余力的促成俄联邦的解体,另一方面是促成日本力量与美国力量的脱离,也就是让日本成为我们的朋友至少是在中美之间善意中立,这在百年的时间之内是很可能发生的。
   就西方而言,这一方向扩张的前提也是俄联邦的瓦解与衰落,但是其重要性与战略地位对于我过来说相对于北方弱很多,且与印度利益扩张相冲突,同时也面临着美国的冲击,所以不具有扩张的可行性,只能适度的控制一些地方势力阻止或干扰印度的发展。
  所以要想向北方扩张我们需要稳定的实力,以及俄罗斯的衰落,所以这是一条被动的发展路线

   第二种可能性为西南,
  也就是南亚诸国,百年之后印度很有可能成为世界级强国,而南亚地区更是其绝对的核心利益区,与其相争难度极大,因为其国家的稳定性相较俄罗斯来说要高上不少,我们执行的政策只能是包围,限制,扶持反ZF力量,而印度的崛起是很难阻拦的,他们拥有着与中国相当的而且极有可能是更多的庞大的人口与相应的劳动力与市场,很难阻止其成为世界强国,但是我们可以延后这一进程,是我们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时这一地区喜马拉雅山脉的天然地利分界线也是不容易跨越的。所以缺少战略纵身,放弃庞大的可利用的劳动力显然是不明智的,所以西南并不是扩张的方向   第三种可能性为南方和东南方向扩张,这一扩张方向的对象为东盟各国,
  我们的挑战来源于这一地区虽没有大国的存在,但是属于战略要地,印度,美国,日本在这一地区都具有者不可小却的影响力与存在力,这一地区国家众多,制度与民族各异,且有着地区强国越南,印尼,两国虽不会对我国形成直接挑战,但是在与其他世界强国向关联后却也会带来不小的麻烦。
  这一地区我们的优势在于,在中南半岛上有着众多的亲中力量,而且在这一地区有着数量可观的华人华侨力量,随着中国锅里的提升其必然成为亲中力量。而地理上的优势更是让中国占尽先机,但是中国即使发展起来也很难完全的控制这一地区,所以东盟的力量是要注意利用的。
  而在这一地区扩张的前提是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排挤其他势力。 所以我们需要更为强大的国家力量。

  中国国家力量的获得必不可少的需要依托于区域合并 关于东亚联合过程中的战略要点思考如下 东方的扩张是最为重要的一条战略路线,也是最为可行的战略路线。
  在我们的东方是与我们同属于东亚的日本与韩国,两国的主体民族与我国有着极高的相似性,而且当今国际社会之中,地区政治一体化与地区经济一体化正在告诉形成并逐渐的开始起到主导作用,所以我认为这一地区的主题战略思想为东亚联盟继而期望中日韩合并。
  这一战略的好处不言而愈,经济上中日韩完全互补,两国联合将会成为世界上与美洲自由贸易区,欧盟并立的三大地区合作组织之一,政治上也可以与美欧相抗衡,文化上天然的文化联系,儒家社会会使得东亚文化体系从新散发新的活力,与欧洲的西方基督文化体系相抗衡。
  当然我们不可能与一个受美国控制的日本相合并。
  所以我们要想达到这一战略目标,我们需要做到如下战略
  首先是建立经济的合作机制,也就是所谓的东亚自由贸易区,这一点上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中日韩三国相辅相成的经济结构,三者间庞大的贸易规模都会促成这一经济共同体的产生,而在此基础之上适当的发表一些基于黄色人种,尤其是东亚黄色人种的种族主义,来加强三国的合作基础,及民间的好感度。
  第二步为排除美国的势力,具体的思考是以民间舆论战(即在日本的网站上挑起对美国占领军的抗议)或者以一种类似于东亚门罗主义的思想煽动日韩民族的反美情绪,这会让东亚唯一的自主国家中国占优舆论高地与发言权的主动性,从而迫使美国从韩日撤军,将西方力量挤出东亚。
  而后的目标是建立东亚联盟,不介意一时一地的得失,终极目标是中日韩合并,从而建立一种以黄种人优势论调为基准的,以儒家思想为主思想体系,最终达成东亚联盟这一邦联制度乃至联邦制度国家的形成。随后当然还是民族融合的策略。如这一战略达成将是我民族的力量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将成为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力量。是最为可行的发展路线。
  在这一方向上最为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获得主动权,并能获得更多的文化发言权,在这一地区中我们获得主导权的几率要大于日本,所以这是最为可行的发展路线。而进行不断地合并后我们将会拥有强势主体民族地位,这是最重要的。

解决中日恩仇最好方式是中日合并为同一国家
不是路过、经过和绕过;而是迈过、爬过和踩过;日本这道坎。
   如果两国不再打仗,短兵相接,也要在东海最后划清势力范围;如果两国无法在东海最后划清势力范围,可能还得短兵相接。
中国有世界上超级多的人口,有世界上超级大的领土和领海,中国如果不想当和不能当真正的超级大国,都是这个民族比其它民族更劣等的明证——其实100多年前,我们确实被明证过是一个劣等民族,现在我们只是在证明我们不是,而且还是优等民族罢了。
  很不幸,日本国一直被老天爷当成这个明证过程的“参照物”,现在,中国要成为超级大国必须过日本这道坎,想回避都不可以。
  领海主权与领土主权不一样,凭人类现在的建筑技术还不能在海平面树一排国界碑,领海比领土范围要模糊得多,这也是造成世界各国领海争议最多又最不好解决的原因,但也正因如此,强大的国家军力、强势的外交对策才对领海范围及海上资源的摄取有更为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中日在东海海疆及能源、资源上的具体方面几乎百分百对立,虽然两国ZF近来一直在寻找合睦相处的大原则,但是只要一涉及到一些具体争议,甚至是所有争议,双方绝不会让给对方一口气。
对这两个同样强调寸土必争的东方国家而言,在领土占有上的克制甚或就是国耻,没有一个中国政治家敢于在这个问题上公开做过妥协表态,也没听说哪个日本政治家表示可以弹性处理此争议。
  尤其是人类“进步”到必须将所有后备资源透支的时候,这些从前尚可以搁置和回避的话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搁置和不可回避。
这个时候,甚至要考验中国一贯奉行的平等相处的传统外交原则,因为平等相处的价值观已经解决不了眼前栽在东海的诸多中日之间的领海、资源和领土争议问题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最强大的邻居日本在已经是中国在21世纪成为最强大国家的一个碍手碍脚的门坎,即使是中国犹可以凭诸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关系,在对日本关系上,也一定要引入新的思维方式和外交策略,否则中国的两只脚将永远被困在这条坎内。
  是我们有朝一日将仰天长叹“既生日何生中”,还是让对方有朝一日将仰天长叹“既生日何生中”呢?
  忽然,想到一幅画面,一辆隆隆向前的装甲战车,遇到一条高且宽的坎,如果它不想掉头回去,就只有开足马力隆隆地碾过去——我没有用是“迈过”、“爬过”,也没有用“踩过”,而是用“碾过”,因为中国现就是这辆体积巨大重量巨大的装甲车,它不能飞,也不能变成小毛毛虫,它就只有“碾”过去,过去了,才是海阔天空才有大好前程。
  如果,在与日本关于如东海油气资源开采权、钓鱼岛主权和其它争议问题上,中国没有这种“碾”过去的心态和不具备“碾”过去的胆量,日本这个坎当然将永远不可逾越。
  所以:
  第一,要不断增强国力,中国要真正成为拥有超级国力的国家,改变中日国力上尤其是战略力量上的对比(战略力量不一定只是武器,还有好胜之心)。以目前中日国家经济体发展的势态来说,局面正在向有利于中国一方靠近着,虽然中国的优势还很小很小,但对日本造成的压力却是巨大的。
  第二,中国要保持强势的对日外交手腕,而且增强对日外交主动权的控制能力,即主动制造外交话题,主动并敢于为对手设置外交障碍,演习更为积极的更有压迫作用的外交手腕,把中日历史问题上的优势升华为某些既成事实的现实合理性的优势,比如暂时可以利用支持台湾对钓鱼岛的主权诉求,对日本施加外交压力,也可以利用对俄罗斯与北方四岛这样对日本来说至关重要的外交话题的参与获得外交优势。
第三,迅速集结国内企业的力量,制造东海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全面开发的既成事实,在这方面,太过遵守迂腐的外交协议是傻逼,敢想敢干干了再说才是牛逼,井架竖到哪儿军舰就开到哪儿;依国际上级惯例,既成事实之后的外交斡旋是最好的障碍赛跑,关键是我们要学会给对手设更多障碍,而不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这样更可以在寻求国际力量的支持上多拿分。
  第四,中国ZF要在对东海资源的主权诉求上更加重视国内民意的属向,充分依靠民意的判断,激发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维护国家资源的崇高感,发挥越来越强大的13亿国内的民意威慑力;也许一个关于东海资源归属的一个全民公投比ZF外交部门开100个新闻发布会强调东海资源的主权更有威慑力,一个能得到13 亿老百姓一同支持的国家诉求,放在任何一个星球上都是战无不胜和攻无不克的。
  第五,中国未来有没有可能真的与日本成为同一个国家我不敢肯定,但无疑中国和日本如果能够变成一个国家(当然是中国为主体)肯定是解决两国历史上几近不可调和的冤怨渊薮(我不能想像中国用同样残忍的方式复制一个东京大屠杀而抵消它对1937年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深痛)的最好方式,正如当年蒙古和满族对中国侵略史,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才是消弭民族战争为各民族间带来巨大仇视的最好办法,我觉得中国的政治预言家们完全可以将此设定一个中国国家战略的百年目标,不断敲打和催眠对手,中国要越过日本这道坎,最好的办法是碾过这道坎之后更能占有它。
这是一个异常大胆的设想,也是个让人着魔的设想,可能我们这辈人根本没机会看见它露出丝毫希望,但我忠诚于对它的希望。

中日合并,一个很有创意的构想  
其一、我国西部并非异族之邦,西部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也很优秀,其中有诗为证:“大坂城的姑娘辫子长那,两只眼睛真漂亮”。"遥远的地方有位姑娘,名字叫做耶利亚”。“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我愿做一只小羊,偎在她身旁”。这些美丽的传说都是在西部辽阔的大草原上,她们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文化,单纯的汉民族是不可能有这么优秀的文化的。另外不管现在的蒙古总统如何否认,成吉思汗作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偶像,为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豪。  

  其二,我们要合并的不是日本军国主义,而是善良朴实的日本人民。那种认为二次世界大战中日联手打到莫斯科郊外去散步的想法是错误的。  

  下面谈谈我对中日合并的看法。  

  首先是全球化进程飞速发展,各国经济一体化已不可避免。而联合国的作用使得政治一体化也日趋成熟。更重要的是世界和平力量的迅速发展和壮大。使得人们对国家的合并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恐惧感。  

  其次一些国家和地区问题的和平解决,给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希望,比如东欧和平演变,东西德的合并,以及现在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另外中国在收回香港澳门的时候成功地施行了一国两制,也为今后两个国家的合并提供了基础和指导。  

  其二,日本人早有此想法,在100年前更是到了极点,通过发动法西斯战争企图吞并中国,当然这是绝对错误的,事实证明也是不可行的。只有在爱好和平的人们中才能实现这一愿望。  

  其三,资源的合理分配。现在日本农产品价格贵得惊人,其原因在于对中国价廉物美的农产品的不合理限制。而中国的农民却为农产品价格低廉而发愁。如果两国能够合并,消除不合理的限制。日本也不用担心农业等问题,完全可以将农产品生产交由中国来做,而日本完全城市化,这样必将造福于两国人民。而日本的高科技也将可以有用武之地,比如将中国的沙漠变成绿洲,解决环境污染,淡水缺乏等问题。  

  其四,日本人由于祖先一直生存在封闭的岛上,而封建社会又使得生育权落在了少数精英分子上面,从而使日本现在基本上处于近亲繁殖状态,人口素质下降,男性生育能力下降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日本社会,并严重影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如果两国合并,两国国民中普遍通婚,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现在即可鼓励中国男性大量找日本女性作为妻子,日本男性大量找中国女性作为妻子。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人认为中国穷一些,日本女性不愿意嫁到中国来,到时候变成只有日本男性娶中国女性为妻,而日本女性则不愿意嫁到中国来,中国男性岂不是吃亏?其实不用担心这一点。原因在于合并以后,中国的一些大城市也富裕起来,生活条件改善,会有更多的日本女性嫁到中国来的。当然现阶段只好由上海广州北京等未婚男性朋友勇敢地承担起这样一个重担来了。日本女性当然是长得特别漂亮的了,相信会有很多勇敢的中国年轻人奋不顾身地去追求幸福的。  

  其五,两国合并可以解决现在的边界和岛屿争议。如果合并都是一个国家了,就不存在有什么你我之分了。  

  当然还有很多的理由这里不再赘述。  

  如果两国合并,我觉得可以按照这样的进程来做。  

  首先两国可以结成像欧盟那样的联盟,建立中日联盟委员会,设立联盟轮值主席。消除边界限制,实行单一货币。这大约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  

  然后两国可以建立联合ZF,由两国选出的领导人轮流执政,大约需要20年时间。  

  最后过渡到统一的ZF阶段。这时候确定国号、国旗和国歌以及宪法等。至此两国合并完成。  

  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小问题,比如日本天皇,我这里建议为了使两国人民都满意,可以考虑以后天皇都改成由女性继承,原因很简单,大家也都能够接受女性,因为她们没有那么多的仇恨。另外要中国也承认这个女天皇,女天皇各代都必须交替在两个国家男性中选择一个丈夫,注意不是一妻两夫,而是这一代女天皇的丈夫是原日本人,则下一代应该是原中国人。另外当女天皇超过50岁,年老色衰之时,应及时退位,让给年轻的女性继承。如果女天皇没有生下女儿,则以后可以考虑从选美比赛中挑选一位冠军作天皇。反正就是做一个花瓶而已,是否有政治才能到是不重要。当然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女天皇,一方面是照顾原日本人的感情,另一方面经过我的研究发现,像牛顿等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在英女王年轻的时候出成绩的。为何牛顿一直单身,其中必有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4651
帖子
6378
主题
4865
金币
5531
激情
2154
积分
6199
注册时间
2008-6-12
最后登录
2013-2-2
3
发表于 2009-7-5 01:56:12 |只看该作者
回应"中日合并,一个很有创意的构想 "(搞笑版)
看了广州书生的大作,本人大感佩服,佩服是文章作者与本人的想法一样:中日应该合并,不过略有不同。本人也赞成中日合并,但不同意作者在合并的具体方法,因为他的方法没有多大说服力。想了许久,终于想出最好的合并的方法了,具体方法如下:
  1、合并之后首都是北京,为什么是北京呢?原因很简单,北京是世界文明的古都,历史遥远,而且是传统的政治城市。日本的东京虽然很大,但缺乏政治气氛,完全是经济城市,所以就叫做经济首都吧。合并之后的国家是当然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现在的日本也不用那么辛苦寻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真是何乐而不为呢!
  2、国歌,就用现在中国的国歌吧,因为这首歌的寓意非常好,起到新合并民主的惊醒作用,而且中国人对《君之代》不能接受,长期以来被日本侵略的耻辱还没有消灭,对所谓的天皇有抵触心理,所以用《义勇军进行曲》比较好一点。
  3、国旗,既然合并嘛,国旗也合并啊,在五星红旗中面画个圈不就可以了吗?圈放在哪里呢?就在五个星的下面,象征中日永远友好和两国合并。
  4、国号,合并之后的大和民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国号改一下,就叫:中华各族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包括:汉,大和还有其他55个民族,这样照顾比较到。
  5,国家元首,举行全面选举,现在好象比较盛行,是比较民主的方法,任何人只要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可以参加国家主席的竞选,当然包括现在的日本人。
  6、迁徙人口,现在中国和日本的人口分布不是很合理,尤其是日本,人口太集中了,对经济和国家发展不力,所以建议把部分日本人迁移到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等人口稀少的地方定居,让他们重新创业。把部分中国劳工派到现在的日本,这不是定居,是工作,因为中国劳工的成本比较底,能够提高经济首都东京等的发展。
  7、划分省份,把现在的日本分为几个吧,比如九州省,四国省,本州省,北海道省,迁徙到现在中国西部的地方再分省,比如在青藏高原省,塔克拉玛干省,蒙西省,黄土高原省。
  8、互派领导人,让日本人在国务院工作,让现在的中国人在日本新成立各省ZF当书记或首长。
  我坚信合并之后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和国肯定是世界继美国之后的超级大国,在世界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无论是经济、军事、政治还是体育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如"广州书生"说的很多利于世界潮流,消除现在的中日纠纷,真是百利无一害啊!在此建议现在的中日ZF抛开成见,立刻坐到谈判桌前开始为合并谈判,为东亚共荣而努力奋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UID
270435
帖子
1587
主题
73
金币
2358
激情
1306
积分
2517
注册时间
2008-7-7
最后登录
2022-4-15
4
发表于 2009-12-23 02:14:04 |只看该作者
拜托  不要发这么长的帖子  耐性  那是十年前的事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4651
帖子
6378
主题
4865
金币
5531
激情
2154
积分
6199
注册时间
2008-6-12
最后登录
2013-2-2
5
发表于 2010-1-16 03:15:26 |只看该作者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古代的时候,中国曾经是许多个小国,后来统一为了一个国家,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还有三国时期曹操统一了魏蜀吴......
其实现在的日本人、朝鲜人,还有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柬莆寨......那些国家的人很早以前都是从中国渐渐的迁移过去的,他们同根同祖,就像美洲、大洋洲人的祖先很久以前是从英国(欧洲)、非洲、可能还有黄色人种(印第安人)移民过去的一样,美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东方以中国为原点,西方以欧洲(英国)为原点。
其实中日朝早就应该合并了,只是以谁为首领,日本人肯定是会要他们当老大,中国当然也肯定不会甘心的,这个比较麻烦,而且日本人历来虎视眈眈,很危险,如果中日朝合并成了一个国家,那么日本人侵华战争将成为内战了,这对中国来说面子上就更好看了,因为中国从古至今为了扩充疆域几千年内战不断,这样一来内战比受侵略的名声也更好听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联系微信QQ:5087708 Email:5087708@qq.com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友上传分享,仅供试听,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