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仙来居伴奏网

 找回用户名密码
 註@冊
查看: 12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中国现在还不是世界工厂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4651
帖子
6378
主题
4865
金币
5531
激情
2154
积分
6199
注册时间
2008-6-12
最后登录
2013-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6 10:54: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所谓世界工厂,简而言之,就是为世界市场大规模提供工业品的生产制造基地。

  从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看,18世纪英国在其完成工业革命以后,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工业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开辟了新的工业生产门类,并在殖民主义炮舰政策的配合下,向世界各地输出工业品。可以说,英国是当时的世界工厂。

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叶,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在钢铁、汽车、化工、机器设备、飞机制造、电气产品、医药以及军事装备等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其生产规模和出口份额,都位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工业品出口的重要基地。

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日本工业从以出口重化工业产品为主导逐步转向以出口附加价值高的机械电子产品为主导,成为机电设备、汽车、家用电器、半导体等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

  根据对英国、美国和日本工业发展的历史考察,吕政认为要成为世界工厂,必须是该国的工业有一系列重要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及其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位居前列,有一大批工业企业成为世界制造业领域的排头兵,它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发展趋势能够产生重大影响。

  根据上述关于世界工厂涵义的分析,吕政认为说中国已经或即将成为世界工厂缺乏有说服力的依据。中国现在还不是世界工厂,将来能否成为世界工厂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在现代国际分工体系中,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虽然工业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集中化的趋势,但也不可能把制造业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目前海外关于中国即将成为或正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宣传,是日本、韩国的一些人不了解中国工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而做出的错误判断,甚至有意夸大中国工业规模和水平,为“中国威胁论”提供依据。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应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中国还不是世界工厂
  
为什么说中国还不是世界工厂?

  

  吕政认为,世界工厂要为世界市场大量提供出口产品,不能仅仅看该国工业产品的总量。如果从生产总量上看,中国很多工业品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例如煤炭、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彩色电视机、家用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微波炉、各类纺织品以及日用轻工业品。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工业品多数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是工业生产大国,但同时也是工业的消费大国。各种工业品首先供应国内消费,其次才是出口。

  2001年中国出口总额是27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六位,相当于美国出口额的34%,德国的49%,日本的56%。即使按出口年均增长8%的乐观估计,到2010年,中国出口总额也只有5500亿美元,相当于2000年德国出口总量的水平,2000年美国出口总额的70%。

  再从工业品出口结构看,目前和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如服装、鞋业、日用轻工业品等。虽然近年来机械电子产品的出口额已经超过纺织品的出口额,但在出口的机电产品构成中,也是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产品为主。日本仅汽车出口就超过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额。与此同时,我国每年进口的机械电子产品在800亿美元左右,且都是附加价值高的产品。其中仅半导体芯片一项产品的进口就占国内芯片市场需求的90%。这种情况证明,中国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领域,还明显落后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所以说,中国还不是世界工厂。

  
世界工厂不应是中国的目标

   中国应以成为世界工厂作为未来工业的发展目标吗?

  吕政认为,还没有听说哪个国家把成为世界工厂作为发展目标的。对所谓世界工厂,要作具体分析,它至少有三种类型:一类是来料加工型的世界工厂。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便宜,跨国公司就把发展中国家作为工业品的生产加工基地。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及产成品的销售都由跨国公司控制,通过大进大出的方式,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作为生产加工基地的国家,主要是赚取人工费用,实现劳动力的就业。

  第二类是原材料的采购和零部件的制造实行本土化为主,跨国公司控制著研发和市场销售网络。这种类型较第一种类型的层次提高一步,但仍然属于生产车间型的世界工厂。当然这两种类型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往往是并存的,只是比重的高低有所区别。

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GDP增长较快而GNP并没有获得相应增长的局面,附加价值的大头被跨国公司拿回了本国,有时甚至出现发展中国家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结果。我们必须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
  第三种类型是既具有研发能力和名牌,也控制著国际市场的销售网络,既在本土进行加工制造,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
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特别是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因此我们不拒绝、不排斥第一种类型和第二种类型的发展模式,积极利用外资,欢迎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生产制造基地以及通过大进大出的方式参与国际分工。但是,我们的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分工不应长期停留在这一水平上,不应只依靠发挥劳动力便宜的比较优势,而应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努力提高竞争优势,推进产业升级,培养一大批能够进入世界工业500强的大型企业,在技术密集与知识密集型产业领域,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中国不仅应成为一个工业生产大国,同时也应逐步成为一个工业生产强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联系微信QQ:5087708 Email:5087708@qq.com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友上传分享,仅供试听,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